饮酒(其二)

坐看万古月,因思万古人。

万古人不见,万古月长新。

持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

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

南阮与此阮,一富复一贫。

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

酒尽月欲落,狂歌惊四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饮酒(其二)》,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全诗以月为引子,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坐看万古月”,诗人独坐静观,月轮亘古不变,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因思万古人”则直接点明了思考的对象——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先贤们。然而,“万古人不见”,历史的洪流将他们淹没,只有那轮明月依旧照耀着大地,象征着永恒与不朽。

接着,“万古月长新”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命运的短暂。随后,“持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两句,描绘了一幅月下饮酒、与影为伴的画面,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两句,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利剑虽锐,却无法斩断愁绪;火药虽神,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

“南阮与此阮,一富复一贫”一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与人生的起伏。尽管境遇不同,但最终都归于尘土,“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终局,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将化为尘土,唯有自然界的生命循环永续。

最后,“酒尽月欲落,狂歌惊四邻”两句,诗人以酒尽月落作为结语,用狂歌表达内心的激荡与对生命有限的无奈。月落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也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与释放,而“狂歌惊四邻”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月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乌龙井

曾饮乌龙泉,为爱乌龙井。

不辞登降劳,迢迢越南岭。

石散驼马群,树结龙蛇瘿。

遂坐泉上亭,聊以观我影。

岁久科斗灭,朝塞辘轳静。

徘徊不忍去,胜处心已领。

有约待春深,携客来煮茗。

形式: 古风

白水村

朝发白水村,风帆健如马。

行人互先后,去鸟纷上下。

白云生远岑,青天入平野。

依稀林木外,幡幢见精舍。

河边四五家,犹是鸡豚社。

我游亦已屡,把酒心莫写。

欲访桃花源,悠悠愧渔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九日游鹰窠山

忽忽已九日,出门净无泥。

地偏寔斗绝,有山如会稽。

宾客后杂遝,仆夫各有携。

天风海上来,我马骄且嘶。

坡陀出险径,窈窕遵回溪。

前登郯家岭,始觉华盖低。

作者四五人,更托千层栖。

日午扣其户,不愁苍耳迷。

欲俛栖鹘巢,上陵万丈梯。

岂但畏猛虎,彷佛闻天鸡。

共燕修竹林,落日犹在西。

相看且一笑,四郊多鼓鼙。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两河兵兴京师乏食民部尚书曹公德基出使三吴因纪其事

东南寔天府,岁漕三百万。

龙城积红腐,虎士班白粲。

焉知十五年,不解戎马乱。

采稆以为食,屯集成背叛。

至今两河地,僵尸作京观。

诸侯土贡绝,君忧切宵旱。

尚书出宣旨,跋涉非所惮。

国无九年蓄,志士常切叹。

空山独病卧,无书托飞翰。

中宵望使星,迢迢阻河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