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三首(其二)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尝陪大幕全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故乡依旧在梦境之前,我们再次携手登上钓鱼船。
曾陪伴过盛大的帷幕,见证了所有往事,如今我愧对当年的承明之职。
报效国家无果,垂老无为,不知何处可寻得一块名正言顺的田地。
约定在白云青山间,喝黄酒,过简朴生活,这份打算当初就已坚定无比。

注释

故里:故乡。
依然:依旧。
一梦:梦境。
前:之前。
相携:一起。
钓鱼船:泛舟垂钓。
大幕:戏剧或朝廷的大场面。
全陈迹:所有过往的事迹。
谬忝:愧居,不配。
承明:古代宫殿中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指朝廷高位。
昔年:过去。
报国无成:未能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
空白首:白发苍苍。
名田:有好名声的土地。
黄鸡白酒:田园生活的简单享受。
云山约:与山水的约定。
浩然:盛大,坚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诗人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和重游旧地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却一事无成的忧虑和无奈,以及隐退田园生活的心愿。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如同一场美好的梦境,而与亲朋好友一起再次登上捕鱼的小船,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尝陪大幕全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曾经参与朝政,对于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感到懊悔和自责。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报效国家理想的失望,以及渴望找到一片可以安身立命的良田,以便隐退。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情景,黄鸡白酒象征着简单而淡泊的田园生活,而“云山约”则是邀请知己共度此生。此计在当时看来已经是一种宏伟壮丽的理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北宋中期知识分子面对国家与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心声。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西湖竹枝词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见郎君金叵罗。

明朝江头放船去,江亭风雨奈君何。

形式: 词牌: 竹枝

答明主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康书事十首(其五)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

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

孰云风土恶,白州生绿珠。

形式: 古风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二)

郎去天涯妾在楼,西湖杨柳又三秋。

郎情莫似湖头水,城北城南随处流。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