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亥白兄寿门弟二首(其一)

同气吾三人,我更长于客。

咄嗟五年馀,聚日不踰百。

亲舍成逆旅,宾馆如安宅。

无事苦自扰,狂奔究谁迫。

功名是何物,坐使骨肉拆。

荣利已薰心,别离尤动魄。

强颜向他族,无乃非良策。

心惊梁里涧,感切怀远驿。

何似常对床,联吟风雨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名为《怀亥白兄寿门弟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短暂时光以及对长久分离的感慨,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功名利禄的反思。

诗的开篇“同气吾三人,我更长于客”,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客人身份的特殊性。接着,“咄嗟五年馀,聚日不踰百”两句,以时间的短暂对比相聚的难得,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亲舍成逆旅,宾馆如安宅”两句,将家比喻为旅店,反衬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难得。接下来,“无事苦自扰,狂奔究谁迫”则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功名是何物,坐使骨肉拆”一句,直抒胸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导致家庭成员间的疏离表示了深深的忧虑。随后,“荣利已薰心,别离尤动魄”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追求对心灵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亲人别离的痛苦感受。

最后,“强颜向他族,无乃非良策”表达了诗人对于在他人面前勉强维持体面生活的质疑,认为这不是明智的选择。“心惊梁里涧,感切怀远驿”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何似常对床,联吟风雨夕”则是对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真挚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相聚与别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怀亥白兄寿门弟二首(其二)

昔归岁在马,奔泉如渴骥。

到门田舍空,触藩苦不利。

今年同登科,且作沐猴戏。

光阴一弹指,岁月偶然寄。

造物喜弄人,穷通两难避。

名言忆大苏,朱颜宁可恃。

便封万里侯,何与骨肉事。

感此谢交游,终日忽忽睡。

梦回入蓬荜,腾笑伯与季。

痛饮乃尽欢,狂谈总无忌。

醉中舞莱綵,为我二人媚。

至宝惟团乐,情真境岂伪。

形式: 古风

感事(其一)

常鳞安分守泥沙,身外浮名画足蛇。

抛去岁华轻似瓦,攒来乡梦乱如麻。

云山行脚疑前世,贫贱依人感故家。

谀墓无金猵獭笑,不须胠箧避刘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感事(其二)

中年渐厌夕阳多,道路销镕病折磨。

有赋勿烦人作叙,无田不畏吏催科。

酒垆夜月悲燕市,茶灶春风忆赵坡。

懒向尘埃争捷足,枥中閒煞老疲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感事(其三)

弹琴击剑计全疏,风雪长安不易居。

同里何人杨得意,倦游多病马相如。

诛茅遥想三重屋,烹鲤难逢一纸书。

颇忆少游平日语,莫骑款段出乡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