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竹送周蒙南归(其二)》。诗中以竹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周蒙南归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志人厚积而迟发,春花不待秋风吹。”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的才华比作春花,比喻其深厚积累却迟迟未显。春花在春天绽放,不需要等到秋天的风来吹拂,暗示着才华的展现无需等待时机,只要时机成熟,自然会绽放光彩。
“龙驹一蹶岂足叹,鸑鷟重鸣应可期。”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龙驹,比喻杰出的人才;鸑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这两句诗通过龙驹失蹄和鸑鷟再次鸣叫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虽有过挫折但未来仍有望成就一番事业的坚定信念。龙驹虽然失蹄,但并不值得叹息,因为鸑鷟再次鸣叫的时刻即将到来,预示着朋友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可能。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是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是对其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