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其五)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

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

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

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树木笔直却常遭砍伐,石头坚硬亦被他人攻破。
何以说它们用途微薄,竟与燃烧的油脂相提并论。
万物类别自有其固有特性,谁能轻易找到通行之道?
纤细的田间小草,随风轻轻摇曳。
日夜沐浴着甘甜的雨露,经历春秋季依然繁茂如花丛。
只要本性未遭夭折,香臭之分又有谁能决定。
道家崇尚至柔之性,儒者为何偏执于困厄之中?
始终固守同一观念,恐怕过于拘泥,甚至超过了愚公。

注释

木直:树木笔直生长。
几自寇:常常遭受砍伐(寇:侵袭、破坏)。
石坚:石头坚硬。
亦他攻:也被他人攻破(他攻:他人攻击、破坏)。
何言:何以说。
为用薄:用途微薄。
而与火膏同:竟与燃烧的油脂(火膏:点燃的油脂,此处指燃料)相提并论。
物类:万物类别。
有固然:自有其固有的特性。
谁能:谁能轻易。
取径通:找到通行之道(取径通:寻找路径、途径,使之通达)。
纤纤:纤细的样子。
良田草:田间的优良小草。
靡靡: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
唯从风:只能顺从风势(唯从风:完全听从风的摆布)。
日夜:白天和夜晚。
沐甘泽:沐浴着甘甜的雨露(沐甘泽:接受滋润的雨水或露水)。
春秋:春季和秋季。
等芳丛:如同繁花盛开的花丛(等芳丛:与芬芳的花丛一样美丽)。
生性:本性、天生的性质。
苟不夭:如果未遭夭折(苟:假如,不夭:没有过早死亡或衰败)。
香臭:香气和臭气。
谁为中:又有谁能决定(谁为中:谁来判断、区分)。
道家:道家学派,中国哲学流派之一,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贵至柔:崇尚至柔之性(贵至柔:尊崇、看重最柔软、最顺应自然的状态)。
儒生:儒家学者,遵循儒家学说的人。
何固穷:为何偏执于困厄之中(何固穷:为什么顽固地坚持困苦、不得志的状态)。
终始:始终、自始至终。
行一意:固守同一观念(行一意:执行、实践同一种想法、意志)。
无乃:恐怕、莫非。
过愚公:过于拘泥,甚至超过了愚公(过愚公:比愚公还要过分、拘泥,愚公是古代寓言故事中坚持不懈移山的人物)。

鉴赏

这是一首探讨事物本性与适应自然、顺应时势的哲理诗。首句“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通过比喻说明天下万物各有其固有的属性,不可强求改变。接着,“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表达了对那些试图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观点提出质疑,因为在自然法则中,坚硬和软弱各有其适应之地。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各有其本性,不可妄加改变。然后,“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以草木顺风的姿态,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中事物顺应自然力量的美好景象。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写出了植物在四季更迭中接受阳光雨露、生长繁盛的情状。紧接着,“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生命的本性不是短暂的,那么何须区分什么是香甜美好,什么是刺鼻恶臭。

最后两句“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哲学思想的态度,认为道家的至柔和儒生的坚持各有其价值,而自己则秉持一种始终如一的原则,不会走向极端。

这首诗语言朴实而含义深远,通过对自然界事物属性的观察与思考,引申出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哲学思辨能力。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江上遇疾风

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

白昼晦如夕,洪涛声若雷。

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鳃。

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

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

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

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

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

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

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

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形式: 排律

巫山高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

使还都湘东作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

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

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

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风朝津树落,日夕岭猿悲。

牵役而无悔,坐愁秪自怡。

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