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古树诗

奔牛四树大廿围,昔曾化龙身欲飞。

雷公急击一株死,三株慑伏藏僧扉。

枝叶婆娑广庭里,怒吼终宵声未已。

每因风雨满空时,昂首墙头望江水。

浓阴六月生凉秋,中间千人坐可留。

邻翁白发莫言老,见翁远祖来牧牛。

五季兵戈此错处,樵斧何缘独宽汝。

我来问树树应知,翠碧森森却无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褚华的《奔牛古树诗》描绘了一棵有着传奇经历的大树。首句“奔牛四树大廿围”,形象地写出树干粗壮,足有二十围之大,暗示其年代久远。次句“昔曾化龙身欲飞”,赋予了大树神话般的色彩,仿佛它曾是龙形,欲腾空而去。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大树的命运转折,“雷公急击一株死,三株慑伏藏僧扉”,展现了雷电的力量和大树的坚韧,以及它被雷击后仅存三株的情景,它们藏于僧院之中,显得孤独而顽强。诗人通过“枝叶婆娑广庭里,怒吼终宵声未已”,描绘出古树在风雨中摇曳的场景,声音回荡不息。

“每因风雨满空时,昂首墙头望江水”表达了古树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江水的向往,即使遭受摧残,仍保持着对生活的渴望。诗人又借“浓阴六月生凉秋,中间千人坐可留”,赞美古树带来的清凉,似乎能容纳许多人在此休憩。

最后两句“邻翁白发莫言老,见翁远祖来牧牛”和“五季兵戈此错处,樵斧何缘独宽汝”,则借古树的历史变迁,感叹世事沧桑,战争与砍伐让大树得以留存,引发对历史和生命的深思。整首诗以古树为载体,寓言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6)

褚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洪武钟在西郊静安寺上有题识曰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

黄头监,下殿呼。白足僧,上阶趋。

愿祝太子千万岁,归来铸钟大如五石瓠,燕尾延延柰何许。

兵入金川门,守城无一旅。

宫中钟,断其虡,寺里钟,寂无语。

天狗入太微,太微不犯犯前星。

佛力广大,何不寿商太丁。

木颠巢鸱鸮,鸱鸮不死死凤凰。

佛力广大,何不庇周成王。

形式: 古风

张白云先生祠

道人买山无一钱,今留祠宇苍松前。

起家入直羽林卫,挂冠归隐知何年。

甲申都城危不守,公卿迎贼拜马首。

虎狼分踞九殿喧,鞭扑当阶佐行酒。

尸驮广柳贼醉歌,笑顾黄金高北斗。

囊空官小公莫苦,脱身间关到乡土。

栖霞寺古白云多,犹许孤臣作庵主。

登州海远煤山青,君亲生死一梦醒。

南都将相非我顾,后庭歌吹难为听。

临春结绮倚娇娥,防江策尽唤柰何。

道人自抱白云卧,世上一度沧桑过。

我来吊古伞山曲,雨歇颓垣秋草绿。

当时剪烛夜窗人,想见哀吟声断续。

形式: 古风

远行

远行出门闾,举足心自量。

鄙夫念鸡肋,男子志四方。

勿作儿女态,徘徊在闺房。

闺房讵足道,瞻顾萱草堂。

秋风势如雨,秋露色如霜。

萧萧萱草堂,皇皇游子装。

游子为饥驱,贸然适殊乡。

仰头发长啸,低头重徬徨。

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

万里有时极,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路旁无深谷,路旁无高冈。

高冈与深谷,乃在慈母肠。

游子动深省,泪下沾衣裳。

儿泪有时乾,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儿行途路旁,一行一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楚雄太守张禹则之官

万里不为远,五马不为荣。

男儿生即设弧矢,簪缨本是鸿毛轻。

去去勿复念,所念在苍生。

苍生不尔弃,讵必为公卿。

远莫远于阶前一片土,荣莫荣于杜母与召父。

惜此远兮慕此荣,为祥麟兮勿为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