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陈柳边权惠阳教

豪气元龙习未除,扁舟撑月过丰湖。

饭虽不足犹携鹤,累既无多合载书。

野客惯曾怜郑老,诸公何敢薄相如。

江湖交旧如垂问,为道衰颓只故吾。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豪迈的气质如同元龙依然未变,乘着小船在月光下穿过丰湖。
虽然食物不充足,但仍带着鹤同行,书籍虽多,但疲惫无多,都愿意装载。
野外的隐士早已习惯于怜悯郑老,各位先生怎敢轻视像我这样的相如呢。
对于江湖旧友的问候,我会告知他们我只是因为衰老,而非其他原因。

注释

豪气:豪迈的气质。
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以其豪放不羁著称。
扁舟:小船。
丰湖:地名,在广东,此处代指泛舟游湖。
饭虽不足:尽管食物不够充足。
犹:仍然。
携:携带。
鹤:象征高洁。
累:劳累。
合:适合,愿意。
野客:野外的隐士。
怜:怜悯。
郑老:可能指郑樵,古代学者。
诸公:各位先生。
相如:指汉代的司马相如,以才子著称。
衰颓:衰老颓唐。
故吾:指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必?所作的《饯陈柳边权惠阳教》,通过对陈柳边的描绘,展现了友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学问的热爱。首句“豪气元龙习未除”以三国名士陈登(字元龙)自比,表达陈柳边的豪迈气质难以改变。次句“扁舟撑月过丰湖”描绘了他夜晚乘船游历丰湖的场景,显示出其洒脱的生活态度。

“饭虽不足犹携鹤,累既无多合载书”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陈柳边即使生活简朴,也坚持携带书籍,追求知识的精神。他对学问的执着与郑老(郑樵)的求知若渴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野客惯曾怜郑老”暗含对陈柳边的敬佩,而“诸公何敢薄相如”则暗示了陈柳边的才华不应被忽视,如同汉代的司马相如一样。

最后两句“江湖交旧如垂问,为道衰颓只故吾”,诗人以江湖旧交的身份,表示如果有人关心自己,只需提及衰颓之态,因为那只是现在的自己,而陈柳边的豪情壮志并未因岁月而消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扬友人的品格和学识,表达了诗人对陈柳边深深的敬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9)

赵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饯实斋趋朝

四海人物如晨星,老成典型公一人。

秋月玉壶光皎皎,飞鸾不骖翔八表。

寒花晚节纷其香,春风笔底多甘棠。

景定东南民力竭,天畀福星照南粤。

尽洗蛮烟瘴雨尘,药洲草木欣然春。

至今民拜宽分赐,古有今无此廉吏。

清风去后凛冰台,前度刘郎又复来。

阃府清明民快活,满腔子仁活泼泼。

一十四州生意多,海鳌不动红牙高。

治平奏最居第一,生平受用惟一实。

一朝徵入作侍郎,晋升邃阁侍华光。

国家多难予谁与,嗣王小毖新求助。

矧今耆俊莫如公,泰内君子上下同。

大用之机其在此,周公冢宰毋专美。

不然成王方幼冲,何为衮衣赤舄先归东。

送公此行登鼎席,南丰瓣香此昕夕。

他时英俊馆翘材,桃树应思去后栽。

形式: 古风

游濂泉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

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

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

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

我欲采薇隐此山,祇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

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

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形式: 古风

题竹隐梅外二先生祠堂

一瓣瞻祠像,形癯道自腴。

衣冠千载事,功力廿篇书。

老竹秦四皓,寒梅汉二疏。

纷纷麟阁画,章服裹猴狙。

形式: 五言律诗

赠相士桂月岩

昔有道人张岩电,口不言钱似王衍。

却言姓钱不姓张,滑稽玩世名犹香。

昔有岩电今月岩,月眼神舌和天谈。

江湖剩结贵人知,虽不爱钱犹爱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