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昔日贺监曾登临这高楼,墙壁上书法如龙飞虎跃。
中国的书法传统崇尚皇象风格,北朝文人则推崇徐陵的文采。
偶然独自见到,我惊叹不已,遗憾不能与他们同一时代共事。
我生怕这些珍贵的墨宝被尘土磨灭,于是反复叮嘱山中的僧人妥善保管。

注释

高楼:指代高大的建筑物。
贺监: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笔踪:书法笔迹。
龙虎腾:形容书法气势磅礴,如龙腾虎跃。
中国书流: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流派。
皇象:皇象,东晋书法家,以其书法风格著称。
北朝: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包括北魏、北齐、北周等。
徐陵:南朝梁文学家,以文章华丽著称。
偶因:偶然因为。
伏膺:衷心钦佩,引申为结交或追随。
尘埃:尘土,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忽视。
转磨灭:逐渐消失,磨损。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可能指寺庙的管理者。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楼,见到壁上贺监留下的笔迹,如龙如虎,气势非凡。诗中提及中国书法的流派,特别是皇象的风格,以及北朝文士对徐陵的推崇。诗人独自赏析时,不禁感到惊叹,却又生出时光不与之并的遗憾。最后,诗人嘱咐山中的僧侣,要珍重这份文化遗产,担心它会被时间磨灭。

从艺术构思来看,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龙虎腾”、“皇象”等富有意象的词汇,以及“空惊目”、“伏膺”等生动的表达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在鉴赏这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理解诗句的字面含义,还需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时代背景,以及它如何以艺术的形式传递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珍惜。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慇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洛阳秋日正凄凄,君去西秦更向西。

旧学三冬今转富,曾伤六翮养初齐。

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

少有一身兼将相,更能四面占文章。

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