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俞仲基寄颙天际

君子当避路,狐狸正纵横。

日月虽丽天,不照覆盆明。

颙师释门老,久断世俗情。

黄金来布地,白马先驮经。

书逼智永真,诗得惠休清。

贪嗔了不起,怨尤何自生。

彼心或有竞,我意终无争。

猝然蹠犬吠,猿鹤还失惊。

此辈远为贵,何须问君平。

曲直与是非,乡邦自有评。

及归舆人喜,裹茶就师烹。

仰笑看中秋,几何亏复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君子之道和世俗之态对比,寓意深刻。前两句“君子当避路,狐狸正纵横”,将君子的谦逊与狐狸的狡猾形成鲜明对比,暗喻君子应以高风亮节自处,而小人则往往得志猖狂。接着,“日月虽丽天,不照覆盆明”一句,以日月比喻光明正大的事物,而覆盆则象征被遮蔽、不明的事物,强调了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对立。

后半部分转而赞扬僧人颙师,他“释门老”、“久断世俗情”,通过“黄金来布地,白马先驮经”描绘其修行的环境和过程,暗示其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接下来的几句“书逼智永真,诗得惠休清”赞美其学问和文采,进一步凸显其超凡脱俗。

“贪嗔了不起,怨尤何自生”表达了对内心纯净、无欲无求境界的追求。“彼心或有竞,我意终无争”则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最后,“曲直与是非,乡邦自有评”表明了对道德评价的客观性认识,即每个人的行为最终会受到社会的公正评判。

整首诗通过君子与狐狸、日月与覆盆、僧人与世俗等多重对比,以及对颙师个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高尚人格和社会公正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理学思想的影响,强调了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纪梦

梦中挟飞仙,与我肩相齐。

手持绿玉杖,脚踏青云梯。

弹指天门开,天家难久稽。

培塿视三山,九州一丸泥。

蓬莱自清浅,海水忽流西。

金鸡半夜出,又向扶桑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次韵俞东村雨中见寄

九月风雨交,秋色已云暮。

砰湃惊波涛,冥濛杂烟雾。

排兵蚁方酣,逐妇鸠转怒。

䴏去承尘空,马踬障泥污。

敛揫缩众手,饮啄饱群嗉。

鬼愁阴多哭,儿闻夜常怖。

凉生墨池鱼,润逼管城兔。

忧怀不可适,高情尚能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昔人种树

昔人种树时,树小花未开。

今日花满树,别人看花来。

花开今几度,种树人何处。

把酒对花倾,问花花不应。

花开还又落,酒尽须更酌。

只换看花人,年年花自春。

形式: 古风

季子延奴初学语见书帙在案时辄作嚅嚅唲唲声若解诵然以其不由教而能尔故喜而赋诗且以示浩使知有所警云

小儿不识无与之,摊书学诵能嚅唲。

他日贤否未可必,眼前便作聪明期。

人家爱儿如爱宝,不愿儿多愿儿好。

无儿所忧在未得,生得痴儿被儿恼。

我年日壮始得男,至今空年十二三。

纸笔不好懒无匹,正类豚犬令人惭。

阿奴碌碌已如彼,满谓兴宗当在此。

君不闻杜陵达道笑渊明,有子贤愚何足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