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
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
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一句,以问询的形式,引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之美的向往与期待。
接着,"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几句话,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病翁"指的是身患疾病但心态轻松的人,而"征妇"则形象地代表了生活的重负和劳累。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斫筤"指的是用刀劈冰块,而"穿区"则是冰面上的裂痕。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初春温度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一句"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则描绘了一种生产生活的场景。这里的"鞭牛"是指耕田时所用的工具,而"争土盖蚕丛"则形象地展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劳作的情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生机与自然界初春景观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时间流逝以及自然变化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何处生春早,春生冰岸中。
尚怜扶腊雪,渐觉受东风。
织女云桥断,波神玉貌融。
便成呜咽去,流恨与莲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芽新才绽日,茸短未含风。
绿误眉心重,黄惊蜡泪融。
碧条殊未合,愁绪已先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梅援中。
蕊排难犯雪,香乞拟来风。
陇迥羌声怨,江遥客思融。
年年最相恼,缘未有诸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鸟思中。
鹊巢移旧岁,䳒羽旋高风。
鸿雁惊沙暖,鸳鸯爱水融。
最怜双翡翠,飞入小梅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