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生春早,春生鸟思中。
鹊巢移旧岁,䳒羽旋高风。
鸿雁惊沙暖,鸳鸯爱水融。
最怜双翡翠,飞入小梅丛。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何处生春早,春生鸟思中。" 这两句开篇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出了春天的到来常伴随着鸟儿的唤叫,这里的“鸟思”暗示了鸟儿对春天的渴望,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新生命萌发的期待。
"鹊巢移旧岁,䳒羽旋高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鹊(即喜鹊)在换下旧巢,新的羽毛随着春风飘扬,这是对时间流转和自然更新的一种描写。
"鸿雁惊沙暖,鸳鸯爱水融。" 这两句则通过对大雁与鸳鸯这两种鸟的行为的描述,表现了它们在温暖的春日里寻找栖息之地的场景,强调了自然界生物对春天的喜悦。
最后一句 "最怜双翡翠,飞入小梅丛。" 则是诗人对于那最受宠爱的翡翠鸟儿特别留意,它们在初绽的小梅花丛中自由飞翔,这里“最怜”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与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了一种生命力旺盛、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何处生春早,春生池榭中。
镂琼冰陷日,文縠水回风。
柳爱和身动,梅愁合树融。
草芽犹未出,挑得小萱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
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
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人意中。
晓妆虽近火,晴戏渐怜风。
暗入心情懒,先添酒思融。
预知花好恶,偏在最深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半睡中。
见灯如见雾,闻雨似闻风。
开眼犹残梦,抬身便恐融。
却成双翅蝶,还绕庳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