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子之思乡的愁绪情怀。开篇即以“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远方家园的无尽思念。行云若有意,游子却茫茫然不知归期,只觉春光易逝。
接下来,“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独自行走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心境。这里的“百草千花”虽美,却因春寒而失色,只增添了诗人的愁绪。而那停驻在谁家树下的“香车”,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此处通过泪眼倚楼的寂寞场景,传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尽的乡愁。而“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则是诗人对亲密关系的一种渴望,即便是在异乡遇见一二知己,也足以慰藉其寂寞心灵。
最后,“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中“撩乱春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紊乱,而“悠悠梦里无寻处”则是对现实与梦境交织而不可寻觅的一种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一位游子在春日里所经历的复杂情愫,以及对归乡、亲人乃至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
不详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醉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
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
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
离人心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