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通过这短短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感情和他对禅月大师的崇敬之情。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这里,“泽国”指的是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而“闻师泥日后”则表明诗人在听闻禅月大师去世的消息之后所写的诗。蜀王全礼葬馀灰,说明了对这位高僧的尊崇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精神层面的追念。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这里,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白莲塔似乎被清泉环抱,而禅月堂则面对着波光粼粼的锦水。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结合,既形象地表达了大师生前修行之地的宁静与纯洁,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开阔。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与对禅学思想的理解。西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华山,而“西岳千篇”暗示了诗人对华山(或是西方文化)的无限赞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南宗一句印灵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中南宗的一句话、一个意境能够触动心灵深处的认同。
最后两句,“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这里,“不堪”表达了一种不忍离别的情感,而“只履还西去”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踏上归途的孤独与寂寞。至于“葱岭如今无使回”,“葱岭”指的是蜀道(四川地区)的险峻,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往昔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他对禅月大师的崇敬与怀念,以及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悲凉情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漳河湘岸柳关头,离别相逢四十秋。
我忆黄梅梦南国,君怀明主去东周。
几程霜雪经残腊,何处封疆过旧游。
好及春风承帝泽,莫忘衰朽卧林丘。
疏篁抽笋柳垂阴,旧是休公种境吟。
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右军书画神传髓,康乐文章梦授心。
销得青城千嶂下,白莲标塔帝恩深。
旧斋休忆对松关,各在王侯顾遇间。
命服已沾天渥泽,衲衣犹拥祖斓斑。
相思莫救烧心火,留滞难移压脑山。
得失两途俱不是,笑他高卧碧孱颜。
竹如翡翠侵帘影,苔学琉璃布地纹。
高卧更无如此乐,远游何必爱他云。
闲听谢朓吟为政,静看萧何坐致君。
只恐老身衰朽速,他年不得颂鸿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