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
閒看青山忙看水,庵门不掩今几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形象,他的眉毛如霜般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精心修补袈裟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雪季,显示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和对寒冷的准备。僧人的生活节奏悠闲而有序,既欣赏着青山的宁静,也关注流水的变化。庵门始终敞开,表明他接纳四海宾客,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僧人的淡泊与禅意,以及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禅趣的赠诗,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
不详
山枯叶落晴纷纷,莲花洞前流水分。
流水自送夕阳去,洞上白猿啼白云。
牢系扁舟在树根,依然风物晋时村。
几年思采东篱菊,此际狂倾北海樽。
野鹤离群翔碧落,江鸿排字入黄昏。
有人若学渊明隐,五柳萧疏静掩门。
郡吏东征迓衮衣,不知郡圃掩芳扉。
樱桃熟处香山识,杨柳栽时靖节归。
壁帖嵌尘钟鼎碎,楼歌压市管弦飞。
庐山面目清如此,几客登临几夕晖。
开元刺史擅清风,九里亲栽夹道松。
屋顶自生涛浪势,根头谁觅茯苓踪。
行春桥掩云千态,一字门封翠几重。
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