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白话诗(其十七)

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

贵者乘车马,贱者膊担行。

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生。

贫富有殊别,业报自相迎。

闻强造功德,吃著自身荣。

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白话的形式,描绘了人间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以及因果报应的哲理。开篇“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以明亮的日月比喻公正无私的自然法则,普照世间万物,寓意着无论贵贱、贫富,都受到同样的审视和影响。

接着,“贵者乘车马,贱者膊担行”描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贵人享受车马之便,而贫者则需肩扛重物,形象地展示了社会地位的悬殊。随后,“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生”指出财富与贫穷并非偶然,而是前因后果的体现,富人可能是前世辛勤耕种的结果,而贫穷可能源自贪婪或吝啬。

“贫富有殊别,业报自相迎”强调了因果律,即个人的行为最终会以某种形式回馈到自己身上,贫富差距是过去行为的自然结果。最后,“闻强造功德,吃著自身荣”鼓励人们通过善行积累功德,认为这将带来自身的荣耀和幸福。而“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则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了智慧与愚蠢的不同结局,暗示了追求智慧与道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贫富、揭示因果关系,倡导积德行善的价值观,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

缺名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言白话诗(其十八)

身如大店家,命如一宿客。

忽起向前去,本不是吾宅。

吾宅在丘荒,园林出松柏。

邻接千年冢,故路来长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五言白话诗(其十九)

身卧空堂内,独坐令人怕。

我今避头去,抛却空閒舍。

你道生时乐,吾道死时好。

死即长夜眠,生即缘长道。

生时愁衣食,死鬼无釜灶。

愿作掣拨鬼,入家偷吃饱。

形式: 古风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

身如破皮袋,盛脓兼裹骨。

将板作皮裘,埋入深坑窟。

一入恒沙劫,无由更得出。

除非寒食节,子孙冢傍泣。

形式: 古风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一)

世间何物平,不过死一色。

老小终须去,信前业道力。

纵使公王侯,用钱遮不得。

各身改头皮,相逢定不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