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

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玉制的钩子斜靠在画有图案的屋檐上,
像打开的珠宝盒,露出了一抹微光。

注释

玉钩:用玉制成的装饰品,可能指帘钩或窗钩。
画檐:绘有图案的屋檐,形容房屋装饰华丽。
云匣:精致的珠宝盒,比喻明亮的月光。
初开:刚刚打开,形容月光乍现。
何事:什么事,疑问词,引出下文。
悲少妇:使年轻的寡妇悲伤的事情。
依约:隐约、仿佛。
落边城:落在边远的城市,可能指月落或思妇的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月初升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孤独少妇命运的同情。

"玉钩斜傍画檐生",这里的“玉钩”比喻新月像极其洁净、优雅的弯曲玉片,从屋檐边缓缓升起。这个意象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致观察,也表达了一种艺术化的描绘手法。

"云匣初开一寸明",“云匣”指的是天空中的云朵,它们像打开的匣盖一样,使得月亮露出来。这里强调了新月初现时的那一点点光明,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动态美。

接下来的"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则转向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世界上,什么事情能够让年轻的女子感到最深的悲伤?随后便给出了答案:是夜幕降临时,那些孤独、寂寞或遭遇不幸的少妇,她们的眼泪如同边城之下悄然落下的雨水,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出了对人间疾苦特别是女性悲剧的深刻感慨。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同情心。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遣兴二首(其一)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海边兄弟久无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遣兴二首(其二)

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

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酬段侍御

莲花上客思闲闲,数首新诗到筚关。

吟得楚天风雨霁,一条江水两三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僧舍二首(其一)

秖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