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寄(其一)

一回飞锡下江南,咫尺无由接笑谈。

却羡婆须蜜氏女,发心犹愿见瞿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却寄》其一,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和僧侣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首句“一回飞锡下江南”,描绘了僧人云游四方的情景,他们手持锡杖,行走在江南水乡,展现了佛教徒自由自在、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这里的“飞锡”既指僧人的行脚,也暗含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之意。

次句“咫尺无由接笑谈”,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近旁,却无法与僧侣进行深入交流的遗憾。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层面的隔阂,反映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渴望理解。

后两句“却羡婆须蜜氏女,发心犹愿见瞿昙”,诗人以婆须蜜氏女和佛陀(瞿昙)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崇敬之情。婆须蜜氏女是佛经中的一位女性修行者,她发心向佛,最终成就正果。诗人羡慕她的坚定信仰和修行成果,同时表达了自己希望有机会见到佛陀,亲身体验佛法的深奥与伟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僧侣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内心的向往,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理想状态的无奈与遗憾。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却寄(其二)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

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却寄(其三)

盈盈细抺随风雪,点点红妆带雨梅。

莫道门前车马富,子规今已唤春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却寄(其四)

声声唤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动尘。

欲见观音今汝是,莲花原属似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一)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

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