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书事寄杭州崔员外

张颐任酒浇,开眼信花烧。

旧国归何滞,新知别又遥。

夜行篙触石,晚泊缆依桥。

若未重相见,无门解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张颐任凭酒消愁,眼前美景如花火。
故乡归期遥不可及,新结识的朋友又要分别。
夜晚行船,竿头触碰石头,傍晚停靠,缆绳系在桥上。
如果不能再次相逢,何处才能排解这孤独寂寞。

注释

张颐:形容人饮酒以排忧。
任:任凭,听任。
酒浇:借酒消愁。
旧国:故乡。
滞:停留,不顺利。
新知:新结识的朋友。
夜行:夜间航行。
篙:撑船用的竹竿。
触石:碰到石头。
晚泊:傍晚停船。
缆:缆绳。
依桥:靠着桥。
重相见:再次相逢。
寂寥: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舟行书事寄杭州崔员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张颐任酒浇,开眼信花烧。"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饮酒解闷的情景。"张颐"指的是长夜,"任酒浇"意味着任凭酒意而浇愁,"开眼"则是形容清晨睁眼的状态,而"信花烧"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不舍。

"旧国归何滞,新知别又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以及与新朋友告别后的寂寞感受。"旧国"指的是诗人远离的家乡,而"归何滞"则是询问回去的路途如何,暗含着对归程的不确定和渴望。"新知"即新交的朋友,而"别又遥"则强调了与这些朋友分别后的距离感。

"夜行篙触石,晚泊缆依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夜行船中的景象。"篙"是一种操控船只方向的工具,而"触石"则形容船只在暗夜中不经意间碰撞到岸边的石头,显示出旅途中的艰辛和不可预知性。"晚泊缆依桥"则是说到了傍晚时分,诗人将船停靠在桥旁,用缆绳固定,以等待天明。

"若未重相见,无门解寂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若未重相见"意味着如果不能再次相见,而"无门解寂寥"则是说在没有任何办法打破孤独和寂寞的情况下,诗人只能通过书信这样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旅途中的艰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姚合展现了自己作为游子的一颗孤独心。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过不疑上人院

九经通大义,内典自应精。

帘冷连松影,苔深减覆声。

相逢幸此日,相失恐来生。

觉路何门去,师须引我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天津桥晴望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无可上人院

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

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

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

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过无可僧院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

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

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

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