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君守宁波

五马去䟃?,孤城积水含。地收蚶蛤税,人与龙蛇参。

夷贡珠频入,仙书穴可探。

清贫君已惯,海味不须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宁波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对宁波风土人情的描绘。

首句“五马去䟃?”,以“五马”象征高官出行,暗示友人身份尊贵,即将前往宁波。接着“孤城积水含”,描绘出宁波城的孤寂与水的广阔,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地收蚶蛤税,人与龙蛇参”两句,通过描述宁波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还有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们,以及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

“夷贡珠频入,仙书穴可探”则进一步展示了宁波的富饶与神秘。频繁的海外贡品,象征着宁波作为沿海城市对外交流的繁荣;而“仙书穴可探”,则暗示着宁波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神秘与文化宝藏。

最后,“清贫君已惯,海味不须甘”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祝福。在强调友人已经习惯于清贫生活的同时,也祝愿他在宁波能品尝到真正的海鲜美味,但更重要的是希望他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既展现了宁波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送陆舍人调辽府长史

十载紫薇郎,长随玉辇傍。

忽辞汉天子,去谒诸侯王。

梦渚陪游猎,兰台佐羽觞。

子虚今在楚,作赋有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王舍人往昆山为顾相公营墓

明主敦耆老,藏山借宠恩。

使臣出左掖,秘器给东园。

旧路吴中树,新碑海上原。

平津众宾客,试问几人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一)

青山结净因,回首迹俱陈。

司马四壁宅,荣期百岁身。

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试料还真后,谁为倚户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二)

隐几嗒然安,疑君是鹖冠。

道书肘后系,人世镜中看。

家本无千橘,生常卧一棺。

不因兹下泪,任尔雍门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