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道中

嘶马萧萧苍草黄,金天云物弄微凉。

瓜田馀蔓有荒垄,梨子压枝铺短墙。

明月风烟如梦寐,平生亲旧隔湖湘。

行行秋兴已孤绝,不忍更临山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马儿嘶鸣,草已泛黄,秋意渐浓的天空中云彩变幻着微凉的气息。
瓜田边的藤蔓蔓延至荒废的田垄,熟透的梨子压弯了短墙枝头。
明亮的月光下,风烟迷蒙如同梦境,我与亲朋好友相隔湖南湖湘之间。
秋天的思绪让我感到孤独,无法再面对山中的夕阳。

注释

嘶马:形容马匹发出嘶鸣声。
金天:秋高气爽的天气。
微凉:略带凉意的气候。
瓜田馀蔓:瓜田剩余的藤蔓。
荒垄:废弃或荒芜的田地。
梨子压枝:梨子成熟后挂满枝头。
短墙:矮小的墙。
明月:明亮的月亮。
风烟:风吹烟雾。
梦寐:梦境般的状态。
湖湘:指湖南地区。
秋兴:秋天的情感或思绪。
孤绝:孤独而凄凉。
山夕阳:山上的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曹村道中的秋景,通过马嘶、草黄、天高云淡的景象,展现出一幅萧瑟而宁静的画面。"瓜田馀蔓有荒垄"写出了田野的荒凉,瓜藤蔓延伸向废弃的坟冢,显示出季节变迁和时光流转。"梨子压枝铺短墙"则描绘了丰收的果实,与荒凉形成对比,带来一丝生机。

"明月风烟如梦寐"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沉浸在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中,他们分布在湖湘之地,遥不可及。"平生亲旧隔湖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最后两句"行行秋兴已孤绝,不忍更临山夕阳",诗人感慨万千,秋意浓厚,孤寂之情油然而生,面对夕阳西下,更增添了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将旅途所见与内心情感交织,展现了独特的秋日情绪,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渔父二首(其二)

草草生涯事不多,短船身外岂知他。

蒹葭浩荡双蓬鬓,风雨飘零一钓蓑。

春鲔出潜留客鲙,秋蕖遮岸和儿歌。

莫言野父无分别,解笑沈江捐汨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渔父二首(其一)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

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

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

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