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溺

少小出闾右,生长纨裤中。

珂马越阡陌,溢目扬光风。

青紫恃富取,岂信诗书功。

调笑邻家姬,琉璃为酒钟。

黄金一朝尽,云衢付冥鸿。

勋名悲故镜,白发纷秋蓬。

凄凉西华子,落魄东郭翁。

天寒城濠隈,失足探蛟龙。

沉沉泥中居,层冰相蔽蒙。

家人不得觅,尸出冱方融。

舆归经旧里,见者叹穷通。

穷通不必叹,富贵少令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悲溺》描绘了一个少年出身富贵,但最终沉沦的故事。诗的前四句写少年从小生活在富裕环境中,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显赫出行,光彩照人。然而,他倚仗财富而非才学,轻视读书,沉迷于享乐,甚至以琉璃制成酒钟与邻家女子调笑。

随着财富的流失,少年的命运急转直下,黄金散尽后,他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蹶不振。昔日的勋名如故镜般黯淡,白发如秋蓬般零落,生活凄凉,身份落魄,如同西华子和东郭翁般困顿。在寒冷的冬日,不慎失足陷入困境,深陷泥泞,冻僵的身体在冰雪覆盖下无人发现,直到春天冰雪融化才被发现。

最后两句,诗人感慨人生的起落无常,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感叹穷通之变,富贵之人也未必能善始善终。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沈周对人生浮沉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伤阿同

阿同年十四,蓬垢身短小。

小心效力多,过失比众少。

每事解人意,指使不颠倒。

以有成人姿,私怪通慧早。

今年忽患痘,头面见稍稍。

周身渐稠密,匝肉无空道。

色白浆不成,识者谓难保。

怆惶十三朝,焦黑如火燎。

我时去城中,牵念梦屡造。

同亦盼我归,每问辄怅懊。

此意要面别,亦自知死兆。

我归不见同,洒泪伤其夭。

老者正需人,何以堪怀抱。

今与冥顽处,愈自觉同好。

误呼尚疑存,转顾惊悄悄。

送汝瘗东郊,细雨滴青草。

形式: 古风

萧萧东海竹挽吴汝辉

萧萧东海竹,郁郁西山松。

壤地两隔越,生植莫能同。

颜色各相昧,音声或通风。

精神自冥合,宛宛无西东。

青松一朝催,此竹抱孤穷。

以竹书感慨,寄去泪亦从。

形式: 古风

闻陈白沙先生讣(其一)

生知秖藉两诗酬,死惜曾无半面由。

坦坦德从周道往,冥冥心与葛天游。

讲论语托门人录,封禅书违使者求。

万里白沙何处是,独临残月水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陈白沙先生讣(其二)

尧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师天吝之。

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铸我何为。

天长岭海无从涕,地老台山有道碑。

拟把瓣香身莫达,绋前空寄助劳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