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舒女庙

山乐来迎去不言,庙前高柳水禽喧。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

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山乐响起迎来送往却默默无语,庙前高大的柳树下水鸟叫声喧闹。
绫罗绸缎失去了颜色被雨水打湿了帐篷,珍珠翡翠在风中碰撞发出声响围绕着幡旗。
梳妆镜里仿佛还映着满山的月光,床边的屏风上还能辨认出野花的繁茂。
孤独的小船梦醒后行云已消散,无限的离愁别绪寄托给清晨的猿啼。

注释

山乐:指山间的音乐或自然之声。
庙前:寺庙前面。
高柳:高大的柳树。
水禽:生活在水边的鸟类。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无色:失去了色彩,此处指被雨淋湿。
雨侵帐:雨水渗透进帐篷。
珠翠:珍珠和翡翠,代指首饰。
风绕幡:风吹动幡旗环绕的声音。
妆镜:梳妆用的镜子。
尚疑:仿佛,好像。
山月满:山中满月的景象。
寝屏:卧室中的屏风。
野花繁:野外花朵盛开的样子。
孤舟:孤独的小船。
梦断:梦醒,比喻美好的时光结束。
行云散:行云消失,比喻离别或事物的消逝。
离心:离别的思绪。
晓猿:清晨的猿猴叫声,常用来表达哀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间庙宇前后自然界的变化,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空间。

"山乐来迎去不言"一句,通过“山乐”的拟人化,传达出大自然对人的友好接待,而“去不言”则流露出一种淡定的情怀,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庙前高柳水禽喧”描绘了庙宇前的景色,其中柳树参天,水鸟鸣叫,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这里的“高柳”和“水禽”,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境,它们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写实,更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绮罗”和“珠翠”,原本是华丽的饰物,但在这首诗中,却因为雨水和风声而失去了色彩和光泽。这不仅是在形容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诗人情感世界的某种淡出。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两句,更是深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妆镜”和“寝屏”,都是私室之物,但它们却与大自然相连,山月映照在妆镜中,野花的繁盛也被映现在寝屏上。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

最后,“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两句,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诗人借“孤舟”和“梦断”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失落。而“行云散”则如同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漂泊。“何限离心寄晓猿”,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寄托给遥远的自然界和动物世界,寻求一种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情感的寄托。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题勤尊师历阳山居

二十知兵在羽林,中年潜识子房心。

苍鹰出塞胡尘灭,白鹤还乡楚水深。

春坼酒瓶浮药气,晚携棋局带松阴。

鸡笼山上云多处,自斸黄精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愁

聚散竟无形,回肠百结成。

古今销不得,离别觉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灞西骆隐士

磻溪连灞水,商岭接秦山。

青汉不回驾,白云长掩关。

雀喧知鹤静,凫戏识鸥闲。

却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灞西骆隐居

志凌三蜀客,心爱五湖人。?死酒中老,谋生书外贫。

扫花眠石榻,捣药转溪轮。

往往乘黄牸,鹿裘乌角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