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实别寄二篇(其一)

世德联绵自汉朝,元功当日说萧曹。

营分细柳威名重,笑指飞烟量度高。

文挟素勋谁与敌,诗推馀事尚称豪。

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牵未可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家族的美德源远流长自汉代起,萧曹两位功臣的伟业在当时被提及。
在细柳营中,他的威望显著,笑声中透露出对权势的掌控,如同测量高度般精准。
他的文才无人能敌,即使诗歌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也足以称得上豪放。
深知像三阮那样逃避名声已久,但恐怕名声的力量仍然难以摆脱。

注释

世德:世代积累的美德。
元功:大功,主要功劳。
萧曹:萧何和曹参,西汉初年的著名丞相。
细柳:地名,此处借指军营。
飞烟:形容权势或地位如云烟般高不可攀。
素勋:平时的功绩。
三阮:阮籍、阮咸、阮瑀,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以逃避现实著称。
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和秀实别寄二篇(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上世德联绵、元功显赫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威名与文学成就的自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的开篇“世德联绵自汉朝,元功当日说萧曹”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迹,将时光拉回到了汉朝,同时提到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萧何和曹操,这里暗示了对过去英雄业绩的缅怀与尊崇。

“营分细柳威名重,笑指飞烟量度高”则是诗人自述其军功与文学成就。细柳营分可能象征着军事上的辉煌,而“威名重”显示了诗人的军事成就深受人们尊敬;“笑指飞烟”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通过“量度高”来形容文学上的卓越。

接下来的“文挟素勋谁与敌,诗推馀事尚称豪”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文化成就和文学才华。这里的“素勋”指的是纯洁无瑕的美德,“谁与敌”则是在问,谁能与诗人匹敌?“诗推馀事尚称豪”表明即便是平凡琐事,诗人的笔下也能写得光彩夺目,充满英雄气概。

最后,“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牵未可逃”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名声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里提到的“三阮”可能是指古代有名的隐逸之士,他们选择退出尘世,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名节。而“恐被名牵未可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名利所带来的束缚和忧虑,担心自己也难以逃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还透露出了个人对军功、文学以及名声的复杂态度,是一篇融合了自豪与反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秀实寄尹商老见访

二千里外命车轮,慰我言词字字新。

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

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秀实扉字韵

柴车朝出莫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

寓目每因思旧约,破颜时幸读新诗。

妻儿债负真冤境,祖佛因缘即妙医。

救火抱薪还止火,只嫌虚幻没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邵尧夫韵示儿侄

言贵安徐行贵常,与人平淡勿相伤。

莫贪顺路行时快,到了回思见去长。

克已定知天降福,害人只是自贻殃。

长教言行枢机密,此外虚心不用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陈长卿赋芭蕉二首(其二)

一幅青天世外珍,诗人得句共清新。

书生几上侧理纸,巫女庙中巴峡神。

长恐天寒凭日暮,不将翠袖染缁尘。

世间荷叶并蕉叶,不与红芳竞占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