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实寄尹商老见访

二千里外命车轮,慰我言词字字新。

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

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遥远的两千里之外,你的车轮声传来,每句话都给我新的安慰。
自从在江西遇见了你这位隐士,我才明白世间还有超凡脱俗的高人。
你常常收集诗文,记录风花雪月,尽管不拘小节,却像文人士大夫一样举止端庄。
我们在简陋的茅屋前整日交谈,任由他人说我们落魄,我心甘情愿如此。

注释

车轮:比喻远方的书信或消息。
慰:安慰。
江西: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具体地点。
隐吏:隐居的官员或隐士。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频:常常。
篇什:泛指文章。
风月:指自然景色和情感。
怠:懒于,不拘泥于。
整:整理。
形仪:仪表举止。
搢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这里指文人士大夫。
茅檐:简陋的茅屋。
沉沦:形容处境困顿或被人误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交流。开篇“二千里外命车轮”表明即便相隔遥远,也要通过书信的方式来维持联系,这里的“车轮”象征着信息的传递。“慰我言词字字新”则是对收到的书信内容的赞赏,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新的意涵和深情。

接着,“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这使得诗人认识到了自己所不及的“高人”。这里的“隐吏”通常指的是隐居之士,他们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则写出了诗人在交流中对文学作品的珍视,以及对于形象和仪式的重视。这里的“篇什”指的是诗文,“风月”则是自然界之美,通过这些元素来丰富自己的文学创作。而“怠整形仪作搢绅”则表达了对外在形式的打造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最后,“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面对茅屋,终日谈论不休,这种交流让诗人感到如同沉醉一般,对于知识和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旅途遇见高人的赞美,以及对文学创作和形象仪式的重视,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秀实扉字韵

柴车朝出莫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

寓目每因思旧约,破颜时幸读新诗。

妻儿债负真冤境,祖佛因缘即妙医。

救火抱薪还止火,只嫌虚幻没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邵尧夫韵示儿侄

言贵安徐行贵常,与人平淡勿相伤。

莫贪顺路行时快,到了回思见去长。

克已定知天降福,害人只是自贻殃。

长教言行枢机密,此外虚心不用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陈长卿赋芭蕉二首(其二)

一幅青天世外珍,诗人得句共清新。

书生几上侧理纸,巫女庙中巴峡神。

长恐天寒凭日暮,不将翠袖染缁尘。

世间荷叶并蕉叶,不与红芳竞占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陈长卿赋芭蕉二首(其一)

落落虚怀好自珍,一番舒展一番新。

摇风捲起窗铺月,滴雨惊回梦怆神。

荔子丹时陪献豆,丁香结处共愁尘。

本无颜色争韶艳,野老由来不怨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