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有感

山蛰惊尘已发声,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费天公几日晴。

何以消忧惟酒可,无能为役以诗鸣。

身其隐矣名安用,寄语诸贤月旦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山中的动物因尘土震动而发出声响,人们正在忙碌地移动花草竹木。
老者在春天的活动中尽享其乐,只求上天连续几天的好天气来配合。
如何排解忧愁,唯有借酒浇愁,无力承担重任,只能以诗歌抒发心声。
既然我选择隐居,名声又有何用?我在此向各位贤士致意,期待你们每月的评价。

注释

山蛰:指冬眠的动物,如蛇、蛙等。
尘:这里指春天的风尘。
老子:古代对长者的尊称,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天公:古人常用来指代自然或命运。
月旦评:古时指每月初一和十五聚会评论人物事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中的景象,通过山蛰鸣叫、移花移竹等生动细节,展现出自然界在春雨中复苏的生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费天公几日晴。" 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春天万物复苏的壮举,反衬出人间事务的繁杂与缓慢。

接着,诗人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何以消忧惟酒可," 表示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只有借助饮酒来暂时忘却。"无能为役以诗鸣。" 这句表明诗人虽想通过写诗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但也感到自己能力有限,难以完全倾诉。

最后两句 "身其隐矣名安用,寄语诸贤月旦评。"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智者们在日出而作,夜而息的日常中去评判自己的行为和名声。

整首诗通过春天雨中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客愁已付葡萄绿,径雨空馀玛瑙红。

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夜持螯

白鸥盟在且归休,吾道非邪自白鸥。

识字不供馀子笑,能诗赢得一生愁。

寒花已共岁年晚,薄酒难禁烟雨秋。

郭索解围功独隽,中书君拟内黄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修胥山路

两山壁立束微行,石齿参差半已倾。

莫等危时扶使稳,但逢险处放教平。

一毫以上诸人力,半月之间乐事成。

安得坦夷三万里,家家门外是鹏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康宴考试官致语口号

庐山谁与主文盟,入得光芒北斗星。

笔可补天亲奏赋,芥如拾地久明经。

诸贤等是良眉白,五色难迷老眼青。

来岁不妨连举送,编排详定又彤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