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五阿氏多尊者

蛮奴鹤立,盆花置前。倚杖屈足,颔髭虬然。

了世间空,独游理窟。石上军持,是吾长物。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于理学之境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一位鹤立的僧人形象,他手持军持(一种盛水器),倚杖而行,脚部似乎有些不便,但其面容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间的宁静与智慧。颔髭虬然,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暗示着内在的坚韧与修行的岁月。

“了世间空”一句,直接点明了僧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他洞悉了宇宙人生的虚幻本质,达到了心灵的解脱。而“独游理窟”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理学世界中的孤独探索与深思,仿佛在无人能及的智慧之海中遨游。

“石上军持,是吾长物”,最后两句将僧人的生活细节与精神追求紧密相连。军持作为随身携带的物品,不仅是实用的饮水器具,更是他修行生活的一部分,象征着他不离不弃的道心。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僧人对佛法的执着与坚守,以及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修行路上的孤独与坚持,以及对世间真理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宗精神。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六注茶半托迦尊者

心花开敷,行象明洁。翛然宴坐,秀目丰颊。

万象之语,六根之功。以手搏取,置不言中。

形式: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七难提蜜多罗庆友尊者

风度凝远,支颐而倦。看此宝塔,至身出现。

戏蛮弄毬,引此稚兽。万用不藏,如日之昼。

形式: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八宾头卢尊者

夷奴碾茶,愚中有慧。走鹿卧地,动中有止。

而师持麈,閒坐俯视。曾见佛来,法法如是。

形式:

放光二大士赞

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

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

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

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

以是因缘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

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

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

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广大同体悲。

于刹刹尘尘,證我作是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