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香烟(其二)》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午坐焚香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香烟在空中的美妙景象与深邃意境。
首句“午坐焚香枉连岁”,开篇即以“午坐”点明时间,焚香则暗示了静谧与沉思的氛围。诗人感叹于过去一年中虽有焚香,但未能真正领略其妙处,强调了今日之体验与往昔的不同。
“香烟妙赏始今朝”一句承上启下,点明今日对香烟之美的首次深刻欣赏。接下来,“龙拿云雾终伤猛,蜃起楼台不暇飘”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香烟比作腾跃的龙和升起的蜃气楼台,形象地描绘了香烟在空中缭绕、变幻的动态美,同时也暗含了香烟之气的强烈与持久。
“直上亭亭才伫立,斜飞冉冉忽逍遥”进一步展示了香烟形态的变化,从直线上升到亭亭玉立,再到斜飞而显得自由自在,诗人通过这些动态的描绘,赋予了香烟以生命感,使其成为一种可以感受、体验的艺术。
最后,“细思绝景双难比,除是钱塘八月潮”两句,诗人将香烟之美与自然界的壮观景象相比较,认为即使是钱塘江的八月大潮也难以与之媲美,表达了对香烟之美的高度赞赏与推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香烟在空中的美妙景象,更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