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其二)

午坐焚香枉连岁,香烟妙赏始今朝。

龙拿云雾终伤猛,蜃起楼台不暇飘。

直上亭亭才伫立,斜飞冉冉忽逍遥。

细思绝景双难比,除是钱塘八月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香烟(其二)》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午坐焚香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香烟在空中的美妙景象与深邃意境。

首句“午坐焚香枉连岁”,开篇即以“午坐”点明时间,焚香则暗示了静谧与沉思的氛围。诗人感叹于过去一年中虽有焚香,但未能真正领略其妙处,强调了今日之体验与往昔的不同。

“香烟妙赏始今朝”一句承上启下,点明今日对香烟之美的首次深刻欣赏。接下来,“龙拿云雾终伤猛,蜃起楼台不暇飘”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香烟比作腾跃的龙和升起的蜃气楼台,形象地描绘了香烟在空中缭绕、变幻的动态美,同时也暗含了香烟之气的强烈与持久。

“直上亭亭才伫立,斜飞冉冉忽逍遥”进一步展示了香烟形态的变化,从直线上升到亭亭玉立,再到斜飞而显得自由自在,诗人通过这些动态的描绘,赋予了香烟以生命感,使其成为一种可以感受、体验的艺术。

最后,“细思绝景双难比,除是钱塘八月潮”两句,诗人将香烟之美与自然界的壮观景象相比较,认为即使是钱塘江的八月大潮也难以与之媲美,表达了对香烟之美的高度赞赏与推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香烟在空中的美妙景象,更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香烟(其三)

霜沈把竹更无他,底事游魂演百魔。

函谷迎关儳紫气,雪山灌顶散青螺。

孤萤一点停灰冷,古树千藤写影拖。

春梦婆今何处去,冯谁举此似东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香烟(其四)

薝卜花香形不似,菖蒲花似不如香。

揣摩范晔鼻何暇,应接王郎眼倍忙。

沧海雾蒸神仗煖,峨眉雪挂佛灯凉。

并侬三物如堪捉,捉付孙娘刺绣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香烟(其五)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

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閒看须臾变换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香烟(其六)

西窗影歇观虽寂,左柳笼穿息不遮。

懒学吴儿煅银杏,且随道士袖青蛇。

扫空烟火香严鼻,琢尽玲珑海象牙。

莫讶因风忽浓淡,高空刻刻改云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