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
我本无根株,只将笋为命。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天目僧人的作品,名为《答赞宁》。从这几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山中修行的孤独与超脱,也透露出他对佛法的执着和信念。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在山中修炼心性的意境。"山中"代表的是脱离红尘的环境,而"人事违"则说明与世间的纷争相去甚远。在这里,"天眼"象征着洞察一切的智慧,是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佛陀清净见性之眼的。诗人在山中修行,不受世俗的干扰,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定力。
"我本无根株,"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无挂碍,无牵绊于凡间的任何事物,可以理解为他已超脱了对物质世界的依赖。而"只将笋为命。" 则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生存状态,"笋"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简单的生活和精神上的追求,如同禅宗中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总体而言,这几句话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修行态度。
不详
白云曾罩定中身,石上云归不见人。
应有山神常守护,松风时为埽埃尘。
既晴安得雨霏霏,百道流泉落翠微。
侧帽试看绳引处,破烟千点湿人衣。
涧底轻雷喷玉泉,石桥僧度是何年。
灵峰斗隔人间世,真境潜分洞里天。
施食曾闻龙就掌,谈空应有虎当筵。
道猷雪涕非无谓,谁见湔肠挂木颠。
痕疑神所凿,不与众岩俱。
镇地形何直,参天势自孤。
鹤栖乔木稳,猿揽古藤粗。
欲得丹青手,和云画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