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二)

俊眼犀心,尊前如有乘鸾便。过愁传怨。

只许灯光见。见了重休,河汉明遮断。深深院。

乱风飘霰。揉了双罗燕。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吕渭老的《点绛唇(其二)》。从词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不舍。

"俊眼犀心,尊前如有乘鸾便。" 这两句以巧妙的比喻,将心中的佳人描绘得如同仙境中乘坐云间鸾舟般庄严美好。俊眼犀心,形容所思之人的眼睛和心灵都极其美丽,如同神话中的美好事物。

"过愁传怨。只许灯光见。"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不满。愁绪如织,怨气难消,只是在夜晚的灯光下才能稍得抒发,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显示了古代文人对个人感情的压抑。

"见了重休,河汉明遮断。深深院。" 这两句中,“见了重休”可能指的是梦醒或是短暂相聚后的别离。而“河汉明遮断”则形容天边的银河仿佛被切断,这里象征着诗人与所思之人的隔绝,心中的院落也因而变得深邃闭塞。

"乱风飘霰。揉了双罗燕。" 最后两句则是对恶劣天气的描写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抚慰。在乱风中,霜雪纷飞,而诗人却将心中的温柔之物——双罗燕轻轻揉捏,这种动作既显示了对美好的事物无比的珍视,也透露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情愫。

整首词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情感,以及在隔绝与压抑中的个人感情世界。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一)圣节鼓子词

扇列红鸾,赭黄日色明金殿。御香葱茜。

宝仗香风暖。咫尺天颜,九奏朝阳管。群臣宴。

醉霞凝面。午漏传宫箭。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祝英台/祝英台近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

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

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贺新郎.别竹西

斜日封残雪。记别时、檀槽按舞,霓裳初彻。

唱煞阳关留不住,桃花面皮似热。

渐点点、珍珠承睫。

门外潮平风席正,指佳期、共约花同折。

情未忍,带双结。钗金未断肠先结。

下扁舟、更有暮山千叠。

别后武陵无好梦,春山子规更切。

但孤坐、一帘明月。

蚕共茧、花同蒂,甚人生要见,底多离别。

谁念我,泪如血。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选冠子(其一)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

檀盘战象,宝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

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

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

空记得、小阁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

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

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

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

形式: 词牌: 选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