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建州富沙门楼安济桥十绝呈太守黄彦发(其四)安济桥五绝

拥翠拖青得要津,截波仙屐略无尘。

借令万鹊填桥巧,何补褰裳一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安济桥的壮丽景象与独特的意境。"拥翠拖青得要津,截波仙屐略无尘",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安济桥位于青山绿水之间,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处要塞,仙人踏过的足迹也未留下丝毫尘埃,展现出桥的清幽与超凡脱俗。

接着的两句"借令万鹊填桥巧,何补褰裳一世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万鹊填桥巧",想象成无数喜鹊在桥上跳跃,增添了一种热闹与生机,但这种巧思却无法弥补"褰裳一世人"的遗憾。"褰裳"原指提起衣裳,这里可能暗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种种烦恼与困扰。整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环境再美好,也无法解决人类内心的忧虑与困扰的主题,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济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题建州富沙门楼安济桥十绝呈太守黄彦发(其五)安济桥五绝

江夏无双自妙年,颍川第一早闻天。

阳和自满千桃李,更欲邦人识济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曾道者归玉笥旧隐二首(其一)

踏尽匡山十载云,却抽秋鹤九皋身。

明明似为溪毛熟,笑整西风不屋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曾道者归玉笥旧隐二首(其二)

道隐曾窥反接猱,急人尤喜施圭刀。

浮生不絓秋毫外,肯把长闲博暂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道旁见牛车因成二绝(其一)

由来得计在通津,蚀尽冥冥古道尘。

犊子掣辕疲欲死,须知作俑是椎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