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
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万物更新的喜悦心情。
“鸾路迎长日”,“鸾”字在这里或许是指仙鸟,意象着一条通向神仙之所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春日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春天万物复苏,光线长久而柔和,正如诗中所写:“农祥正晓天”,表明这一切都是农业社会里人们所祈求的美好时节。
“九垓同燠沐”,“九垓”可能指的是九个山峰,而“同燠沐”则形容这些山峰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共同享受着滋润的雨水。这个意象传达了大自然万物生长、充满活力的场景。
“万物向蕃鲜”,这里的“万物”指的是所有生物,“向蕃鲜”则形容它们在春天到来时,变得更加鲜嫩和茂密。这一句强调了春季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万事万物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更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美好、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肇履璿玑历,重飞缇室灰。
寒随土牛尽,暖应斗车回。
钟漏初传晓,满窗风雨寒。
东冈行可种,攲枕不成安。
人物竞纷华,骊驹逐钿车。
此时松与柏,不及道傍花。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乌。
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