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的诗句。首先,“溆浦潭阳隔楚山”一句,通过地理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分离的情景。这里的“溆浦”、“潭阳”和“楚山”都是古代的地名,这些地名之间的距离,象征着诗人与所思之人的距离感。
接下来的“离尊不用起愁颜”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生的忧愁心情。“离尊”指的是远离贵重之人,“不用”则意味着没有使用或依靠,暗示了诗人在离别之后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第三句“明祠灵响期昭应”中,“明祠”可能是指某一座神庙,而“灵响”、“昭应”都是形容神性质之事物的词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渴望和信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或得到所思之人的消息。
最后一句“天泽俱从此路还”,则是说一切恩泽都将随着这条道路返回。这里的“天泽”指的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美好和恩惠,“此路”应指诗人行走的道路,“还”字有返回、归来的意味,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希望或愿望,即希望自己能够重返那个地方,与所思之人重逢。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超自然力量的描绘,以及对离别之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不详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