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叠青山万叠云,乱泉流处路微分。
岭猿凄断人愁听,只隔烟萝便不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居图景。首句“万叠青山万叠云”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乱泉流处路微分”则将视线引向了山间潺潺的流水和蜿蜒的小径,暗示着道路的隐秘与探索的可能。
“岭猿凄断人愁听”一句,通过描写山岭上猿猴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猿声与山间的烟萝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寂静与人的孤独感。“只隔烟萝便不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距离感,仿佛在烟雾缭绕的藤蔓之后,声音便消失无踪,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景、声音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思考。
不详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粉态凋残抱恨长,此心应是怯凄凉。
如何不管身憔悴,犹恋黄花雨后香。
偶同禅友到林中,竹院深深小径通。
斜日在山人散后,乱蝉疏柳自秋风。
草庵寂寂住城西,寒夜重来乐旧栖。
谯鼓无声更漏永,满林残月听乌啼。
一灯长夜佛前明,庭树枝多宿鸟争。
野外霜寒人未起,林僧肃肃又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