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柳浪六桥春碧,香尘十里花风。

好是烂游浓醉后,画□阑干见小红。红明绿暗中。

旧约涌金门道,纱笼毕竟相逢。

只恐入城归路杂,便转头树北云东。侯门深几重。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词人仇远所作,名为《破阵子》。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乐之情的作品,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柳浪六桥春碧”,这里通过“柳浪”和“春碧”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六桥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著名景点,或许是诗人虚构出来的情境,用以衬托春天的美好。

“香尘十里花风”,这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氛围。“香尘”暗示着花开时散发的芳香,而“十里”则形容这种香气的广泛与浓郁。配合“花风”,可以想象到那轻柔的春风中带着花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好是烂游浓醉后,画阑干见小红”,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景美酒的享受和满足。这里的“烂游”指的是尽情地游玩,“浓醉”则是饮酒后的状态。“画阑干见小红”中的“画阑干”可能是某种装饰华丽的栏杆,而“见小红”则是透过这些栏杆看到的花开初萌之景。诗人在此强调了醉后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更加深刻和敏锐。

“红明绿暗中”,这一句可以理解为是在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红色的花朵与绿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旧约涌金门道,纱笼毕竟相逢”,这里诗人似乎是在提及一段过往的约定或者是某种回忆。金门道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纱笼”则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柔和的、细腻的情感联系。“毕竟相逢”表达了一种宿命般的偶遇,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尾句“只恐入城归路杂,便转头树北云东。侯门深几重”,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即将离开这美好景致的一丝不舍之情。“侯门”可能是指某个豪门或官府的入口,而“深几重”则形容其深邃和复杂,暗示着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与繁琐。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同时,它也流露出一丝对即将回归复杂生活的不舍之情,体现了词人的深刻情感和高妙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三)

一番春暮。恼人更下潇潇雨。花片纷纷。

燕子人家都是春。莫留春住。问春归去家何处。

春与人期。春未归时人未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

三生杜牧。惯识小红楼上宿。压帽花斜。

醉跨门前白鼻騧。归来寻睡。懒拨熏炉温素被。

两袖香尘。肯信春风老得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

鸡儿画曲。处处筝□鸣雨屋。十载重游。

柳外啼乌也怨秋。粉楹醉墨。燕去楼空人不识。

醉踏花阴。错认人家月下门。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坐清昼。记步幄行春,短亭呼酒。

怅湔裙香远,波痕尚依旧。

赤阑桥下桃花观,寒勒花枝瘦。

转回廊、古瓦生松,暗泉鸣甃。山雨夜来骤。

便绿涨平堤,云横远岫。细认沙头,还见有落红否。

杨花自趁东风去,空白鸳鸯首。

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

形式: 词牌: 探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