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
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池鹤八绝句》之一。诗人通过描写鹤在清澈或浑浊水域中的不同姿态,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多样性和个性的尊重。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 这两句诗意思是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必彼此比较。清澈和浑浊、高低各不相同,但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去处。
"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鹤在彩色的云端翱翔,而鸢鸟(一种水鸟)却很少见到在空中飞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某些事物或人才难以展现自己能力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关于个性尊重和自然和谐的深刻哲思。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