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感兴二十一首(其十六)》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道德以及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
首句“太极一动静,阴阳互为根”,开篇即以太极图象喻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指出宇宙的动与静、阳与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宇宙本原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元机浩不息,变化无穷门”进一步阐述了宇宙运行的永恒性和变化的无限性,强调了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与变化规律。
“翳我及万物,父乾而母坤”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宇宙秩序之中,暗示人类应当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天地之道。
“圣贤既克肖,兢兢道何尊”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道德修养时应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
“我岂草木俦,能无究其源”表明诗人不仅关注自身,也关心宇宙万物的起源与本质,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轩昊久不作,战国多荆榛”通过对比古代圣明君主与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
“世道亦已丧,浇风荡醇源”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沦丧,强调了维护社会正气的重要性。
“怀哉唐虞治,雍雍蹈吾仁”最后以对唐虞盛世的怀念,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以及通过实践仁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贯穿始终,既有对宇宙自然的宏观审视,也有对社会历史的微观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