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又成数语呈江朝宗

平生航浙河,不知几往返。

岂不或滞留,有时容幸免。

未若此番来,所向辄相反。

顺水即值风,便风还阻浅。

夜来至奔牛,一雨成瓴建。

妻孥笑相看,陡觉双眉展。

谓可便及城,假馆少休偃。

平明风横生,吹我船头转。

咫尺不可前,安能达京辇。

客路固多艰,我行亦太蹇。

何当归去来,高卧青山远。

一任雨兼风,杜门都不管。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一生在浙江河上航行,往返了多少次已记不清。
难道没有过停留,但偶尔也能侥幸逃脱。
这次出行却不同,方向总是与预期相反。
顺流时恰好遇到风,但即使是顺风也因浅滩受阻。
昨晚到达奔牛,一场大雨如倾盆而下。
妻子和孩子们笑着迎接,我的眉头瞬间舒展。
原以为可以很快进城,找个地方稍作休息。
清晨风向突变,吹得我船头转向。
近在咫尺却无法前行,怎能抵达京城中心。
旅途本就艰难,这次更是坎坷。
何时才能回归,隐居在那遥远的青山。
任凭风雨交加,我都关门不出,静心独处。

注释

航:航行。
浙河:指浙江河。
往返:来回。
滞留:停留。
幸免:侥幸避免。
此番:这一次。
所向:前行的方向。
辄:总是。
顺水:顺着水流。
值风:遇到风。
奔牛:地名,可能指河流名。
瓴建:形容雨势猛烈。
妻孥:妻子和孩子。
双眉:眉毛。
假馆:借宿的馆舍。
平明:黎明。
京辇:京城。
客路:旅途。
蹇:艰难,不顺利。
归去来:回去。
杜门:闭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航行浙河时遭遇风浪的艰难经历。开篇“平生航浙河,不知几往返”表达了对此次旅途中不断重复的航程感到无奈和迷茫。接下来,“岂不或滞留,有时容幸免”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未若此番来,所向辄相反”强调了这次旅途中遭遇的困难远超以往。紧接着,“顺水即值风,便风还阻浅”描述了行进中的不断挫折,无论是顺着水流还是遇到风,都无法顺利前进。

诗人在“夜来至奔牛,一雨成瓴建”中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给旅途带来了更大的困扰。然而,在这艰难的旅途中,家庭的温暖仍旧是诗人的精神支柱,如“妻孥笑相看,陡觉双眉展”所示。

随后,“谓可便及城,假馆少休偃”表达了希望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稍作休息。然而,“平明风横生,吹我船头转”再次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艰辛。

“咫尺不可前,安能达京辇”中诗人感慨地表达了对无法继续前行的无奈。最后,“客路固多艰,我行亦太蹇”、“何当归去来,高卧青山远”和“一任雨兼风,杜门都不管”则是诗人对于旅途的反复挫折感到绝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回归家园、安享清净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陈子厚送韶鸭将以七绝因次其韵(其五)

投迹山林不厌深,老来宁复计升沉。

水禽得得来相伴,应识幽人一片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陈天予喜拙者得谢作诗相庆次韵以报来辱

一自同簪獬豸冠,几经离合几悲欢。

荷君终始于人厚,知我疏慵涉世难。

闻道休官能自适,惠然贻问更相宽。

交游耐久如君少,松柏方能保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陈正卿示蛤蜊解嘲之作因次来韵

夫君雅志知谁会,身在寰中心物外。

平生初不入州县,一任傍人惊且怪。

日来杖屦忽相过,为我踏破松阴碎。

亹亹清谈颇逼人,祇将万卷窥千载。

得酒欢然竟不辞,右手持杯左手蟹。

夫君真是人中豪,宁比寻常庸俗辈。

不食蛤蜊何足羞,但能适口斯为快。

山肴野蔌亦自佳,岂必莼羹与鲈脍。

形式: 古风

和王夷仲咏施粥

伊昔岂无旱,赫日流金石。

伊昔岂无水,巨浸连天白。

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

时方属新秋,稻子半黄赤。

倏然卷地来,一扫不遗力。

但觉田亩空,不见仓箱积。

馀祸及吾民,来春有饥色。

巡门粥妻子,不足充贵籴。

往往成流离,有家归不得。

我方还里闾,正值此艰厄。

有心怀拯救,不寐欲通昔。

念无捐廪人,此意空愤激。

民饥犹己饥,吾宁忍独食。

作糜倒瓶粟,恨不及九百。

纠合族与邻,乐从有吾叔。

岂但一时利,永作他年额。

要令里中人,自此长饱德。

虽或有凶年,不复更他适。

郑罕与宋乐,未足为匹敌。

施厚报必丰,会须看他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