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归国为赋

更生强聒曾无补,楚老相逢泣已迟。

起陆龙蛇先有谶,纳隍蕉鹿世犹痴。

及关李叟闻长叹,归国梁鸿剩五噫。

最念望门投止日,眼中豪俊已生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任公归国为赋》是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更生强聒曾无补,楚老相逢泣已迟”,以“更生”与“楚老”两个形象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努力与现实结果之间落差的感慨。“更生强聒”暗示了某位历史人物的强烈呼吁或努力,但“曾无补”表明这种努力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楚老相逢泣已迟”则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楚人相遇后,哭泣悔恨的情绪来得太晚,暗喻了对历史机遇错失的遗憾。

颔联“起陆龙蛇先有谶,纳隍蕉鹿世犹痴”,运用“龙蛇”、“纳隍”、“蕉鹿”等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起陆龙蛇先有谶”借用古代传说中龙蛇预示帝王之兆,暗示了历史中的某些征兆或预言;“纳隍蕉鹿世犹痴”则以“纳隍”(即改立国号)和“蕉鹿”(比喻虚幻之事)的典故,讽刺了人们在面对历史真相与现实困境时的盲目与无知。

颈联“及关李叟闻长叹,归国梁鸿剩五噫”,通过引用“李叟”与“梁鸿”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转折点上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反思。“及关李叟闻长叹”可能指李广将军在晚年感叹命运不济,暗示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归国梁鸿剩五噫”则可能借用了梁鸿归隐后吟唱五声叹息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尾联“最念望门投止日,眼中豪俊已生髭”,以个人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望门投止日”可能指的是某次旅途中寻求庇护的经历,而“眼中豪俊已生髭”则形象地描绘了曾经的豪杰如今已步入老年,白发苍苍的景象,体现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际遇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王书衡马守贞题从兰画轴

当年桃叶马姬家,日日劳尘走钿车。

谁信闭门饶远思,露兰啼眼满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汪子贤休宁

桑田沧海人间世,白岳黄山归去来。

谡谡涧松原绝垢,青青陵麦故含哀。

久经丧乱添霜鬓,暂卷苍茫入酒杯。

离别寻常无可说,但勤书劄得亲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太皇太后哀辞

补天炼石徒虚语,扶日乘云空复辞。

禅让久成亡国例,哭临犹见旧朝仪。

九疑有恨都相似,一恸迟来但益悲。

差幸移宫还未及,幡竿犹傍万年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宿杨漕田舍

二亩田庐草草成,略无轩槛足幽清。

缘河稊柳垂垂发,过雨滮池浼浼平。

啖药忍饥诚拙事,解衣高卧慰劳生。

读书正在牛栏侧,一世巢经共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