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

暗随春力起冥冥,微物宁知造化情。

律变惭逢冰雪解,风和应助羽毛轻。

塞云空阔归犹远,鱼网稀疏意尚惊。

不学鹰鹯因肉饱,背人飏去恣飞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昏暗中悄然随着春天的力量苏醒,微小的事物怎会知晓大自然的奥秘。
律令变化,庆幸的是冰雪开始消融,风和日丽应使飞翔更为轻盈。
边塞的云层虽然辽阔,但归途仍然遥远,即使鱼网稀疏,心中仍充满惊讶。
我不学那些只为饱食而捕猎的鹰鹯,我要自由自在地背向人群展翅高飞,鸣叫欢畅。

注释

冥冥:昏暗深沉。
造化情:大自然的规律和情感。
律变:季节变化。
冰雪解:冰雪消融。
鹰鹯:猛禽,如鹰和鹯。
恣飞鸣:任意飞翔,尽情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画面。开篇“暗随春力起冥冥”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悄然发生,不事喧哗,春力渗透至天地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微物宁知造化情”则进一步强调了万物对春天赋予生命之情的感激和顺应。

接下来的“律变惭逢冰雪解,风和应助羽毛轻”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法则的变化,以及大自然中生物因而得以生长。这里,“律变”指的是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规律改变;“惭逢冰雪解”表现了春日温暖,冰雪融化;“风和应助羽毛轻”则描绘了在温和的春风中,生物得以舒展其形态。

“塞云空阔归犹远,鱼网稀疏意尚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塞上云海与河中鱼网的宽广与稀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生长空间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度过严寒冬日后再次繁衍的惊叹。

结尾“不学鹰鹯因肉饱,背人飏去恣飞鸣”则借用鹰鹯之类,隐喻诗人对于追求物质满足和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超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奉和到塞下有怀青社之作

十二山河壮东夏,黄扉当日建行台。

封陲自此赭衣尽,黉校于今绛帐开。

负海遂成安堵俗,济川元是代天才。

耆明虽乐归閒趣,睿眷岩廊徯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酬孙明复见寄

门外车尘绝,樽前俗虑无。

轻身脱羁绊,曳尾得泥涂。

出处天真在,炎凉物性殊。

寄言钦雅意,相望隔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西山

万壑千岩斗物华,支筇閒访道生涯。

一坛星斗修真馆,数里云烟斸药家。

鱼戏竹溪寒影碎,路穿松坞翠阴斜。

桃源自有神仙宅,未信明河八月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许申工部招九华许亮山人因有和赠

闻说方平镇往来,碧衣曾见立徘徊。

中真久待茅君会,密信频教鹤使催。

玉斧祖风应共继,琼酥宾宴更谁陪。

西山五色从兹得,脱略浮名薄似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