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嵬二首(其二)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离别之苦和对美好事物无法留住的哀伤情感的诗。开篇“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描绘了一位将军或高官归来时的情景,他们的装饰和衣袖在风中飘扬,但却被尘埃所遮掩,这既可理解为物是人非,也暗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

接着“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留住的哀伤。鸾辂,即皇帝乘坐的车驾,其上散发的香气还在空中,而马嵬则是历史上的悲剧之地,这里用来比喻无法挽回的离别。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向往。南内真人可能是指隐居的道士,他们在深宫之中感叹着岁月的流逝;而东溟方士则是在询问关于仙境蓬莱的传说,反映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渴望。

最后“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是一幅静谧而又深邃的画面。弯环月,即新月的形状,坡畔之地可以欣赏到这份清冷之美,但即便是这样的景致也只能在转瞬之间被风吹散,只能时不时地将最后一抹光辉送入夜深人静的台阁。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事物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留住一切的无力感,以及对于超越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

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

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

策杖迎诗客,归房理病身。

闲收无效药,遍寄有情人。

草木分千品,方书问六陈。

还知一室内,我尔即天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