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

婆娑千尺倚岩巅,隐隐虬姿拂远烟。

尤喜地灵泉脉润,独愁天阔昼阴偏。

孤根碍石盘弥固,直干凌霜老益坚。

臃肿不须逢匠伯,散材终得尽天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婆娑的大树高耸在岩石之巅,隐约可见弯曲的姿态穿过远处的烟雾。
特别喜欢这里地势灵秀,泉水滋润,却独自忧虑天空广阔,白天阴晴不定。
孤独的树根顽强地绕过石头,树干更加坚韧地抵抗霜寒,越是老去越坚强。
这棵大树虽外形奇特,无需匠人雕琢,也能自在生长,最终度过完整的自然寿命。

注释

婆娑:形容树木随风摇曳的样子。
岩巅:山峰的顶部。
虬姿:弯曲而有力的姿态,常用来形容古树。
远烟:远方的云雾。
地灵:地势灵气,指环境优美。
泉脉:泉水的源头。
昼阴偏:白天阴晴变化大。
孤根:孤独的树根。
碍石:绕过或穿透石头。
弥固:更加坚固。
凌霜:抵抗霜冻。
臃肿:形容树干粗大。
匠伯:技艺高超的工匠。
散材:不成材的木材,比喻有才能但未被发现或利用。
尽天年:度过完整的自然寿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岩石之上的松树的壮丽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力强大、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婆娑千尺倚岩巅,隐隐虬姿拂远烟。"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松树倚靠在高耸的岩石上,姿态婀娜,枝叶高耸,有如神龙一般,穿梭于远方的烟雾之中。

"尤喜地灵泉脉润,独愁天阔昼阴偏。" 这两句表达了松树对生长环境的喜爱,以及它独自承受着自然界变化而不为所动的坚韧性格。地下的清泉滋润着大地,而松树则独自品味着天空中昼夜更替带来的阴霾。

"孤根碍石盘弥固,直干凌霜老益坚。"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生命力,它的根部深扎在岩石之间,盘旋而成,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生存体系。即使是严寒的冬日,霜雪也不影响它的生命活力。

"臃肿不须逢匠伯,散材终得尽天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松树并不需要外界的雕琢,它以自身的方式,展现出生命的全部力量,最终也能活出自己的天年。

这首诗通过对岩松生长环境和特性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泗上(其三)

闻道河流闭,逢人每问津。

天高云羃羃,风细水鳞鳞。

未种江陵橘,空思千里莼。

且邀明月伴,相对解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泗上(其一)

淮口平沙涨,樯乌向日斜。

微云变苍狗,轻浪蹙浮花。

风劲回飞雁,林喧集暝鸦。

河流应未闭,迟我到京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泗上(其二)

鬓蓬凋欲尽,岸帻任敧斜。

病觉寒裘重,慵嫌细字花。

冻云穿晓日,晴树绕飞鸦。

老大惊迟暮,飘零惜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雨寒

天幕阴云积,萧萧雨正霪。

泥污关市寂,水入御沟深。

破屋寒侵骨,哀弦冻绝音。

更愁风力健,瘦怯不能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