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园屺弟赴都补选

百年风木恨如何,复著征衣脱芰荷。

岂但太平须黻佩,由来三径待弦歌。

飞凫旧路闽中近,牧马边声塞上多。

愿向东南分百里,新诗容易得相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家园屺弟赴都补选》。诗中表达了对弟弟远行的深情与期望。

首句“百年风木恨如何”,以“风木”比喻岁月流逝,暗含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弟弟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复著征衣脱芰荷”则描绘了弟弟即将离开家乡,身着征衣,告别熟悉的荷塘景象,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场景,蕴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故乡的不舍。

接下来,“岂但太平须黻佩,由来三径待弦歌”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弟弟在官场上的期许与祝福。其中,“黻佩”象征官员的服饰,暗示弟弟将步入仕途;“三径”出自陶渊明的诗句,象征隐居之地,这里则是希望弟弟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享受生活之乐。

“飞凫旧路闽中近,牧马边声塞上多”两句,通过“飞凫”和“牧马”的意象,描绘了弟弟前往京城的旅程,以及边塞之地的景象。这两句既体现了对弟弟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壮丽。

最后,“愿向东南分百里,新诗容易得相和”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与期待。希望弟弟能够在他所管辖的百里之地,创作出更多新的诗歌作品,与自己分享,寓意兄弟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相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赠何令萃庵

一从大邑绾金章,四壁何归尚此乡。

五斗并无陶令米,一钱时似杜陵囊。

川原未竭当年泽,鬓发新添昨夜霜。

犹有国人公论在,儿童相戒护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宿韦玄锡茂林率作志别

尽辟青山作一园,林中别自有乾坤。

高台望海时携客,古木含风日在门。

信宿未能穷逸兴,重来应不负前言。

只须满酿葡萄酒,煮笋烹泉莫过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其一)

盈虚天道本如斯,重驾星桥岂所思。

百岁几回逢此夕,一秋翻遣再相离。

机丝世上无馀巧,瓜果阶前漫有期。

开府清新徒作赋,赖君为补闰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其二)

只道南山赋殷雷,谁言天上也相催。

都将乌鹊年年事,欲共蟾蜍月月来。

三匝渐看依树绕,一钩直似学眉裁。

星辰聚合寻常有,儿女西风莫浪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