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忠孝从来不两全,两无忠孝倍堪怜。
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它时不愧天。
这首诗《移居昭州(其三)》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忠孝从来不两全,两无忠孝倍堪怜”这两句,深刻揭示了忠孝之间的矛盾与困境,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传统道德难题的深切同情。接下来的两句“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它时不愧天”,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革新和未来希望的思考,即使在当前面临忠孝两难的选择,也坚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君主的恩泽,未来能够不愧于天地,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忠孝观念的复杂性,还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览镜朝来心自知,鼻端色动有光辉。
乡邦回首见归路,已觉欢欣生綵衣。
长滩斗折转城隅,激浪飞声昼夜俱。
猛讶龙骧带雷雨,缓疑仙会集笙竽。
吟风古木那能和,弄影幽禽只自娱。
我已无心到天籁,凭栏聊为一踟蹰。
洗耳何须颍水清,淫哇涤去有滩声。
宫商别奏天然曲,淡薄追还物外情。
聊与沙鸥均至乐,谩同渔父引馀觥。
个中一拍谁人会,长啸归来烟雾生。
辟廱泮水旧先生,十五馀年经自横。
今日传闻试多士,尚疑身复任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