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喜英公大师相访

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

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

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

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身着紫色官袍步入红尘宫廷,长久以来在山林泉石间修养心灵。
平日里无忧无虑,常常借酒浇愁,名声流传世间却未曾改变。
分别多年,他头发已先我而白,今日重逢,他的眼神却如青年般明亮。
你还记得在上都那次相会吗?那时我们夜深对饮,谈论的是《老君经》中的杯篆之谜。

注释

方袍:官袍。
彤庭:红色的宫廷。
林泉:山林泉石。
性灵:精神、心灵。
挠心:烦恼、忧虑。
醉:借酒消愁。
有名:名声在外。
头先白:头发先变白。
师:指对方,可能为尊者或朋友。
眼倍青:眼神显得更年轻。
上都:古代中国的首都。
杯篆: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符号,常出现在酒器上。
老君经:道教经典,这里指《道德经》或《太上老君内丹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表明僧人穿着简单却又不失庄重,长时间居住在自然景色中修行,培养心灵。"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则写出了他无忧无虑,不为世俗所扰,长久保持一种醉酒般的超然状态,即便有名字流传后世,也未曾从这种精神状态中清醒过来。

接着,诗人提到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与师傅重逢后,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更加迫切。最后,诗人通过"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还记得在上都(即五台山)相聚的情景,以及夜晚举杯畅饮,用古代乐器“篆”来比喻长寿的愿望,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1)

许仲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吴叔廉山村

田绕青山好住家,短篱疏圃接丘麻。

烟村远近栖鸦乱,竹岸高低飞鹭斜。

泉喷石间岩涌雪,雾浮堤外柳吹花。

连云碧色秋光冷,眠犊黄昏草长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咏史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

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

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

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清化山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

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

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蓬莱阁赏雪赋诗

南国收藏晚,黅天凛烈兴。

日行黄道市,神御坎宫乘。

元化初施种,穷阴乍丧朋。

气随钧外转,云自泽中腾。

集霰纷馀凛,号风助峻棱。

紫霄零杂佩,玄野碎增冰。

缟色坳窊遍,寒光上下凝。

候严知节应,空旷觉神澄。

透隙还同舞,因方不待绳。

雁飞朝愈急,鸡误夕相应。

吟絮飘吴苑,禋茅秀楚塍。

阶庭迷鹤鹜,林麓蔽薪蒸。

瑶水三千里,昆崙九万层。

槛前窥化国,波际失西陵。

舟兴怀安道,鲈思鄙季鹰。

胜游方罕值,高会喜相仍。

涨海雄藩屏,东侯实股肱。

蕊珠辞密侍,阿阁贲华称。

将幕开樽俎,宾筵集俊能。

醴杯亲劝酢,龙坂尽隮登。

郢唱人谁继,皋谟世共矜。

击辕知乱雅,附骥偶同蝇。

绾席尘空满,婴衣体讵胜。

仰瞻云汉丽,嘉惠岂虚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