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物华苒苒竞芳新,六月红渠自作春。
走马看花传好句,长梯摘实赖幽人。
雨馀门巷无留客,月上池台绝过尘。
为约龟鱼共清赏,酒香花气两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园林图景,诗人在池亭中独自品味着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独特。首句“物华苒苒竞芳新”表达了万物争妍斗艳、生机勃发的春天景象;“六月红渠自作春”则指出即便在炎热的夏季,花开得如同溪流一般,自然界依旧保持着它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走马看花传好句”让人联想到诗人或游子们骑马漫游于鲜花盛开之地,将美景与佳句相互传颂;“长梯摘实赖幽人”则是描绘隐逸之士借助长梯采摘果实的宁静生活,彰显了诗人的向往。
“雨馀门巷无留客”和“月上池台绝过尘”两句,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远离尘嚣的清净境界。这里的“雨馀”与“月上”,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门巷不留行人,池台超越了过往的繁华。
最后,“为约龟鱼共清赏,酒香花气两相亲”则是诗人希望与自然界中其他生命共同享受这份清净与美好,同时,诗中的“酒香花气”,通过对比并列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美景与人间美好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丽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以及超然物外的追求。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海角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
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
粳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
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小隐精庐占一丘,趁行羁雁远相求。
豺狼当道谁青眼,兄弟他方俱白头。
问舍终同茅屋老,榰车聊共菊花秋。
碧云落日又分手,路细山长人更愁。
悠悠乘坠寄舟车,与世真成一梦蘧。
苦忆晓更鼍报鼓,喜逢秋远雁横书。
江山似与诗人助,水月应知静者如。
投老得归随处乐,独醒尤笑楚三闾。
家在闽山最上头,大书高屋榜休休。
按行松竹曾施屐,应接江山不运眸。
漫道鹤书朝赴陇,真成蚁穴梦封侯。
紫薇落笔非吾事,抚字犹堪老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