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小珊归省四首(其三)

岁月去不留,欢乐迹已陈。

昔为双鸣鹤,饮啄自相因。

今者临当乖,将若参与辰。

自古伤离别,况乃骨肉亲。

我有绿绮琴,一弹意未申。

酌子以大斗,愿子留十旬。

十旬亦不久,景光良足珍。

挥袂即天涯,契阔多悲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曾玮所作的《送汪小珊归省四首(其三)》。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省的不舍之情。

首句“岁月去不留,欢乐迹已陈”点明了时光流逝,往日欢聚的痕迹已经消逝,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昔为双鸣鹤,饮啄自相因”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双鸣鹤,共同生活,相互依存,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的亲密无间。

“今者临当乖,将若参与辰”则转向现实,预示着分别在即,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自古伤离别,况乃骨肉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尤其是对于亲人而言更是难以承受。

接下来,“我有绿绮琴,一弹意未申”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似乎仍不足以完全传达。“酌子以大斗,愿子留十旬”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留下更久的愿望,但“十旬亦不久,景光良足珍”又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挥袂即天涯,契阔多悲辛”以动作结束全诗,预示着友人的离去,以及由此带来的遥远距离和深深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成功地捕捉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收录诗词(7)

潘曾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昌化道中

归途值冬晴,游子载心喜。

我从禹航来,到此二百里。

悬冰界丛山,落叶胶流水。

斯时北风号,寒色冱城市。

通衢藏峻岭,路险非尺咫。

涉涧蹑巉岩,冲寒汗流体。

曾闻行路难,岂料难如此。

伊予本性懒,卧雪门不启。

昔逸今太劳,损益悟深理。

心平石亦平,崎岖视如砥。

浮生复何为,岁暮行不已。

落日滞前村,倏见同云起。

形式: 古风

梅岭中站偶忆渔洋诗用韵书壁

一岭界南北,归哉途载经。

洗尘梅雨白,送客粤山青。

云重压关树,路高藏驿亭。

陇头人笑我,隔岁鬓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骞山

一片青山闵子祠,蒹葭曾倚杏坛师。

高人不作权门宰,孝子能成后母慈。

台峙晒书留夕照,沟环洗絮漾晴漪。

至今宿北乡居在,德行清风唤墓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避乱寓湖岭脚客舍作

高树当门与屋齐,绿阴如画待留题。

潺湲静听湍流急,雨后飞泉咽怒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