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金代诗人张翰所作,名为《赠石德固》。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石德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开篇以“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两句,将西湖的明月与世外桃源的宁静美好相提并论,暗示石德固如同避世高人,远离尘嚣。接下来,“向来所见止此耳,渠亦岂是真知津”,表达了对石德固见识广博的赞叹,认为他并非寻常之辈。
“如君眼孔乃许大,万事付之尘甑堕”,进一步赞扬石德固视野开阔,面对万事都能淡然处之,仿佛一切烦恼都已随风而去。接着,“儿能诗书又肯播,著脚世间看踏破”,通过描述石德固的孩子不仅饱读诗书,还愿意在世间留下足迹,展现了他对后人的影响和期望。
最后,“青巾玉带桃李花,日斜空望紫云车”,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石德固的形象,身穿青巾玉带,如同桃李花开般优雅,但似乎在日落时分,仍在期盼着那位传说中的紫云车主人归来,暗含对石德固超凡脱俗、追求理想境界的赞美。而“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则表达了对石德固身份虽为布衣,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士的感慨,对其行踪不定、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示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德固形象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