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师堂二首(其一)处静

在静而无静,在动而无动。

试问动静神,处者谁人用。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题自师堂二首(其一)处静》。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文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道学思想。

“在静而无静,在动而无动。”这两句开篇即以“静”与“动”为题,探讨了宇宙万物的动态平衡与内在和谐。这里的“静”并非指表面的寂静无声,而是指心灵的宁静与宇宙的和谐状态;“动”也不仅指外在的动作变化,更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通过“在静而无静,在动而无动”的表述,诗人巧妙地揭示了静与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宇宙间一切现象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共存。

接下来,“试问动静神,处者谁人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动静”关系的思考。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动静之神”究竟由谁来掌握或运用?这里的“动静神”可以理解为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或规律,而“处者谁人用”则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这些自然法则时的角色与作用。诗人似乎在探讨人类如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与“动”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谐与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反思。它不仅展现了湛若水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题自师堂二首(其二)润崖

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

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表弟陈希周号静翁吾爱而赋此

静翁问何似,静是主人翁。

本来元不动,谁觅静时踪。

形式: 五言绝句

骏逸赠潘汝济北上会试

潘子骏逸驹,一日能千里。

行空冀北群,犹云馀事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晓枕偶拈二首送陈生舜夫鸣球归诏安(其一)

千里不同地,万里本同天。

天岂在远求,在君柱杖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