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三)

人生不满七尺躯,其志乃欲奠地维,立天枢。

智穷力竭安所就,里巷小儿往往起而笑其愚。

天不可作曲盖倚,地不可作磨盘舞。

夸父追日终野死,何况一夫蹇蹇欲与造物相撑拄。

北叟移山期子孙,上帝闻之畏其言。

吾徒作事须如此,要使精诚贯九阍。

行路难,行路难,君不见龙逄比干身已死,当时谁说有忠肝。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凌树屏的《行路难(其三)》以寓言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人生的不易与理想追求的艰难。诗中,诗人通过“人生不满七尺躯”开篇,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然而人的志向却宏大无比,试图挑战天地自然的极限。夸父逐日的典故被用来说明这种超越现实的野心可能导致悲剧性的结局。

接着,诗人指出普通人对这类壮举的嘲笑和质疑,认为人力有限,无法与天地抗衡。诗人引用“北叟移山”的故事,进一步强调即使有远大理想,也应量力而行,以免招致误解或危险。最后,诗人以龙逄比干的悲剧为例,提醒人们在追求忠贞和理想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和现实的局限。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的思考。

收录诗词(5)

凌树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其四)

东家有贤女,修行扬清声。

西家有贤女,落落无时名。

匿彩潜光世不见,西家反向东家羡。

铅华刻意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

始知真品入时难,国香谁识林中兰。

野花丛丛舒艳蕊,露冷烟深采未已。

此时贤女方深居,肯学东家殉虚誉。

春华秋实各有时,慎莫但取夭秾枝。

形式: 乐府曲辞

重寓陆氏是亦山房有感

苔衣绣槛绿初齐,曲曲闲寻路未迷。

清供居然鲑廿七,故人依旧屋东西。

襟怀聊复同沂水,笺注何妨到玉溪。

一卷《尚书》全部论,古来不少树鸡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其一)

山馆凉生面面风,何分宾主此情同。

故人海内今余几,往事樽前话不穷。

各有姓名留荐牍,尽多酬唱入诗筒。

衰迟倍切齐年谊,气类相关在始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其二)

接叶亭边落叶寒,纷纷送客山长安。

重来我只常资进,晚达君犹本分官。

未敢便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

风流毕竟推前辈,早向云霄刷羽翰。

尺五城南集众仙,欢场一散逐风烟。

多生那得离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声惊户外,雨余山色入窗前。

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怜亦自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