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招饮石城坞

胜会宁可常,勿惜此淹留。

竹树有嘉荫,班坐无俗流。

念我平居日,所爱在山丘。

愿得素心侣,引杯相劝酬。

今晨惬幽兴,不醉将焉求。

未须敕太康,此乐可忘忧。

卓哉斜川人,千载心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雅集的愉悦与深意。诗人高攀龙在明时,与友人在石城坞相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诗中“胜会宁可常,勿惜此淹留”点出聚会的珍贵与不舍之情,“竹树有嘉荫,班坐无俗流”则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聚会的高雅,“念我平居日,所爱在山丘”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愿得素心侣,引杯相劝酬”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与对饮酒赋诗的期待,“今晨惬幽兴,不醉将焉求”展现了聚会的畅快与满足,“未须敕太康,此乐可忘忧”则抒发了聚会带来的快乐足以忘却忧愁的感受,“卓哉斜川人,千载心悠悠”以历史人物斜川人为例,赞颂了聚会的深远意义与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欢乐、自然的美丽、友情的真挚以及心灵的自由,是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画卷。

收录诗词(154)

高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字:存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相关古诗词

夜步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

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

欣然意有会,无与共此赏。

千载怀同心,陶公调可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鲁两生

吾爱鲁两生,面折叔孙子。

洒然挥之去,身隐名不纪。

是时风云际,岂不愿膴仕。

大道吾所闻,曲学有深耻。

从此谢世人,聊以保厥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登华顶峰遂至石梁断崖观瀑布

晨策凌绝顶,夕栖入浚谷。

攒峰插天表,飞瀑掀地轴。

昧险骛前赏,升虚骋极目。

春风澹冲襟,朝曦扇轻燠。

深桃点涧红,弱柳抱溪绿。

想见花源人,胡麻饭应熟。

神仙不可期,念此媚幽独。

形式: 古风

始归

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

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

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

形式: 古风